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秘书文秘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管理学 > 秘书文秘论文 > 教改 文学原初态课程教改 正文 2019-10-24 07:37:32

    教改 文学原初态课程教改

    相关热词搜索:

    文学原初态课程教改

    文学原初态课程教改 一、古代文学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其产生的各个时代,始终具有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 性的原初态特质,本来就是活性地存在于各自的朝代的。相当部分的文学体裁和 作品原本是活性地存在于生活中、舞台上的,与现实生活舞台,以及歌、舞、戏 剧等艺术舞台表演密不可分,很多体裁本身就存在于生活舞台中,强烈地体现着 它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中国古代文学诗性系统的文体始终与音乐、舞 蹈、日常运用等密不可分,体现着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诗、 乐、舞三位一体,本来也是世界各民族早期广泛存在的文艺现象。《诗经》的三 大类作品《风》《雅》《颂》既是作品的产生地域、作者群体和内容题材、使用 功能的分类,也是音乐体裁、风格、使用功能的分类,其中的国风和大部分小雅 来源于民间,大多数是用于歌唱、演奏,或者作为舞蹈的配曲。大雅作为朝堂之 乐,也多与音乐、舞蹈、政治功能有关;
    三颂作为庙堂之音,更是离不开音乐, 离不开宗庙祭祀的实用功能,而以活性特点实时传播于世间,就像今天的流行歌 曲,而且各有其实用价值。《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 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1]而《墨 子公孟第四十八》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2]意 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 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3]而楚辞起 源于民间,与楚地流行民谣息息相关。也有其实践性的活性特点和实用功能。《离 骚》《九章》还带有音乐的痕迹。而《九歌》根据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昔 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舞鼓,以乐诸神,屈 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 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王逸:《楚辞章句》)[4]孔子教育儿子孔 鲤的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诗》, 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以及孔子说的:“小子何莫学夫 《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 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5]这些足见《诗 经》的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质。先秦政治、外交场合流行的“赋诗”言志的习惯, 还有《雅》《颂》在朝堂和庙堂的实用特点,以及统治者采集或者创作《风》《雅》 《颂》,以探查民情民意,都说明《诗经》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可见楚辞和诗经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是一致的。这是中国古典诗性文体的两大 源头,此后的中国诗体文学始终与乐舞关系密切,始终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特 质。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以及魏晋诗人的拟乐府,干脆在体裁的名称上就标明 与音乐的关系。既然离不开音乐,那就要歌唱,所以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 寿》诗都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从《汉书艺文志》对乐府采集目的的记载 “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6]可知实践性、应用性、可操作性的特质。

    唐诗相当部分是可以唱和作为舞蹈的伴奏音乐的。“旗亭赌胜”(也叫“旗 亭画壁”)[7]故事中,梨园弟子歌唱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的诗作,就是唐 诗与艺术结合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最好例证。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作为唱 本习惯叫《阳关曲》或《渭城曲》,或者《阳关三叠》,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流 行金曲。词在唐代产生于民间时,就是用于歌唱的,当然也可以用于伴舞、演奏。

    “曲子词”的名称明确地标识着它的原初态的音乐性特质。词是伴随着隋唐以来燕 乐的流行而产生的,没有燕乐也就没有词。词的创作,叫做“填词”,或者“倚声 填词”,就是依据各词牌所固有的乐曲去填写唱词。所以,词家也叫“倚声家”。

    直至发展到宋词,仍然多是用于演唱、演奏、伴舞的。所以,姜夔身列中国古代 十大音乐家和大词家的双重身份,也就不奇怪了。而他和其他词家不同的是,他 能够“自度曲”,即作曲。可见词的音乐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极强。往后的元散曲、 明清民歌等等,原本就是可以用于歌唱、演奏的。唐代的“俗讲”和“变文”本是用 于宣传佛经教义的,又说又唱,音乐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极强。传统戏曲剧目大 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没有话剧,都是类似于西方歌剧的戏曲,都是必须 演唱着表演的,音乐的成分比重很大。可见古代戏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极强。

    中国古典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代被看做生活的实录,哪怕是志怪小说,像《搜神 记》的作者干宝在序里都说,要以他记录的所谓事实,来“发明神道之不诬”:“若 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 道之不诬陷也”[8]。可见魏晋南北朝时代小说的实用性。中国古典小说在话 本时代,以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那是直接面对听众的表演,实践性极强。中国 古典散文中的书信、奏疏、序跋、赠序、游说辩论之文、日记、哀诔之作等等也 是具备浓重的实践性、实用性色彩的。李斯的《谏逐客书》、吴均的《与宋元思 书》、诸葛亮的《出师表》、晁错《论贵粟疏》、贾谊《论积贮疏》和《陈政事 疏》、辛弃疾的《美芹十论》等等作品就是典型代表。至于诗词的用于纪实、托 请、唱和、赠答,甚至代替书信的功能,则其实用性、实践性的色彩是始终一致 的。二、古代文学类课程基于实践性、实用性的原初态特质的教改 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始终如一的特质,而今天的古代 文学类课程,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赏析、 大学语文的古代文学作品部分等课程,往往忽略中国古代文学原初态的活性特质, 仅仅把作品当作静态的文献来讲析,使得古代文学的原初态特征越来越远去,青 年学子越来越不喜欢学习。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一 定的问题。目前,通行的古代文学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定位于古代文学知识 的习得,一定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而其中的知识的习得的定 位排在首位,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由此,带来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教 师在课堂上的几乎是单向度的满堂灌式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参与动手的实践性 教学环节很少。这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可操作 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特质的理解。而且,仅仅把中国古代文学当作静态的文献来 讲析,有悖于古代文学活性的特质,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古代 文学教学目标、尤其是培养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标的实现。因此把中国古代文学 经典诵、唱、演引入课程实训环节,体现其原初态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 是回归古代文学原初态、激发兴趣促进学习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在中国古代文学 类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坚持实践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诵、唱、演”的立体 化实训的新教学模式。根据文献检索,国内各高校在古代文学教学研究和实践方 面,尚少有学校自觉地把刚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结合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定:要“重 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 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内容。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 ……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 活动……”。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中宣部、中央 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于2008年3月27日, 特别颁布了《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于2008年7月24日也颁布了《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 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教语用厅〔2008〕1号)。此后,包 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也颁发了相应的文件。《纲要》出台后的数年,多部委 联合举办了系列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包括广西在内的多个省市区、高校 也举办了年度化的类似活动。因此,古代文学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根据《纲要》 和相关部委精神,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这样的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做法,也符 合2012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规定的,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如前所述,目前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沿用本科的教法,讲授偏多,实训 环节不足,教法陈旧单一且平面化,和本科教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课时多少方面, 不能体现专科的特点,和专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相脱节,不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职 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第16号文和高职院校评估体系,高 职高专教学要更新教学理念,减少理论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训体系,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课题组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汉语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在公共关系专业、文秘专业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讲 课程中,基于古代文学可操作的实践性、实用性的特质的、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 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和实践一种立体化的高职高专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贯彻、践 行最新的国策和教育部等有关部委精神,培养高职高专相关专业人才的古代文学 方面的高素质的、实践性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社会广泛开展的“中华经典诗 文诵读活动”中起生力军的作用,更好地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而尽心 尽力。把古代文学经典的“诵、唱、演”、学生学写文言文、古诗词等立体化实训 结合在教学中,打通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的隔阂,探讨一种在教学中对古代文学 原初态的可操作性的实践性、实用性的回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 强化学生的文学和艺术素养和鉴赏、分析、表达、沟通、写作等综合性的实践能 力。尤其是专科的汉语专业,是以“宽口径,重人文,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 为总体指导思想的,要培养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能,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较强 而有效的写作能力,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培养相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职 业素质与能力。其中“写”和“说”、沟通与协调,创意与策划,组织和管理是核心 能力。此外,还应该并且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培养人文素质,和一定的艺术 素养,具有人文精神,培养具有21世纪当下的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在古代 文学课程中,把古代文学经典的“诵、唱、演”贯穿在实训环节,使中国古典诗文 “诵、唱、演”活动机制化,学生根据古代文学作品原著或者改编进行“诵、唱、 演”,打通语言艺术与表演艺术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艺术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技能及表达、沟通等综合实践能力。关于古代文学经典“诵”就是诵读, “唱”包括“吟唱”和“歌唱”。各地民间前辈都还保留着各类风格的古诗词吟诵曲调, 而不少古诗词还保留着可演唱的古乐,后人也有大量的对古诗词的配乐,这些都 是可以“唱”的资源。古代文学经典的“演”是把古典作品改编为短剧演出,或者直 接排演古典戏剧。这样的探索,创新了古代文学教学的实训环节,结合《文化发 展纲要》和教育部有关精神,使古代文学的教法避免单一化、平面化,尝试达到实践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立体化。这种探索也创新了实训项目,拓展实训平台;

    也给学生体验和认识了古代文学的可操作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也更能够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为了在教改中很好地开展古代经典的“诵、唱、演”,教师还积极调 研民间古诗文吟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诗文吟诵在年轻人中开展得少,又一度 在文革中被当作封建的东西加以批判,所以,一般只有60岁以上的老人才会吟 诵。而吟诵并无全国性的统一曲调,统一模式,它与方言联系紧密。所以,一种 方言就有一种吟诵。我们对作为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桂柳官话区的古诗文吟诵, 做了一些调研,收集了相关影像资料。这对我们学习古诗文吟诵,以及教改中加 以运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个工作很值得进一步开展下去,因为会吟诵的老 人本就不多,而且他们时日不多,需要抢救式地收集、整理、研究,以运用于古 代文学教改中。可以说,老人的古诗文吟诵是古代文学原初态的可操作性的实践 性、实用性特质的活化石式的有力证据。

    以古诗文写作训练作为作业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学生网络时代式的 下载抄袭作业。同时,学写文言文、古诗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写 作能力。培养文言语感是学好古代文学的有效途径,而文言语感的水准也是判断 一个人学习古代文学所达到的程度的一项标准。应该说,从古至今,最基本的写 作表现手法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使用文言文写作同样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 作能力。而学习文言文和古诗词写作,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的可操作的 实践性和实用性的特质。从1996年迄今,笔者之一的梁福根坚持让学生学习 写浅易文言文,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和写作能力。学生的同题文言文习作四 篇《家父》,在系刊《湖畔》发表后,被国内写作教学界知名刊物《阅读与写作》 于2000年第9期转载,还配发了署名“征尔”的评论文章《一个有趣有益的教 改实验》,对这项教改予以充分肯定。目前编印了学生优秀文言文作品集《七时 集》和《拾梦者》,收入100余篇作品。编辑这些学生的优秀文言文作品集, 一者保存了学生学习的发展、进步的过程性档案,也是对学生的积极肯定和有效 鼓励,甚至成为学生求职时写作能力的一种证明材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 是保存教学档案,教改材料,教改过程的痕迹记录,便于前后年级的纵向比较, 和同年级的不同班级的横向比较,以使教师调整教改思路和方法,使教学工作走 向科学、完善。再一个创新的实训环节是,带领学生到校外,解读桂林榕湖、杉 湖古诗文碑刻,对地方特色的古代文学资源加以利用,而且布置学生分配任务, 让学生以导游式的讲解,鉴赏碑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古代文学就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就在我们身边,古代文学无处不在,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参与讲解 也培养了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另外一个实践 性、实用性的教改是,在课堂中尝试让学生参与部分课堂教学,让学生讲授作家生平思想、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风格、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等客观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考、材料收集整理的能力,写讲稿的书面表达和登台讲述的口语表 达等等各方面的实践能力。部分学生还制作课件,这也培养他们课件制作和办公 自动化的实践能力。所有这些立体化的、回归古代文学可操作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的教改工作,目标是使中文专业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专门技术人才。而 多年的教改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教改 文学原初态课程教改》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