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发展战略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新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对电子设备防雷击有关问题的... 正文 2019-12-27 07:26:24

    对电子设备防雷击有关问题的看法_如何防雷击

    相关热词搜索:

    对电子设备防雷击有关问题的看法

    对电子设备防雷击有关问题的看法 近年来,电子信息设备和计算机系统已深入各行各业,由于这类设备 的工作电压和耐冲击电压水平低,极易受到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从而使雷电灾 害由电力和建筑物这两个传统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通讯、信息技术 数据中心,计算机中心以及微电子生产行业等由于雷电造成的危害尤为重要。另 一方面,因为雷击是机率事件,这种影响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很多人认为只要 按照国家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做好避雷针(带)、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等建筑物内 外的防雷工作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当雷击现象发生时,建筑物的外部防 雷装置确实有效地抵御了雷击对建筑物的破坏,同时均匀的避雷引下线与建筑物 接地的均压环也起到法拉第网笼的作用,保证建筑物内的人员不致因跨步电压升 高而导致触电事故。

    但这时当雷电击中建筑物防雷装置或击中附近其他建筑物的避雷针 (带)并由引下线导人大地时,瞬间内在引下线自上而下的产生一个很强的变化磁 场。处在这个电磁场作用下的导体,便会感应产生电压,其数值也可达数十千伏, 处在这个磁场作用范围的电气、信号、电源及它们的传输线路都因相对地切割了 这个变化的磁场磁力线而产生出感应高压,从而将用电设备击坏。如图1所示, 如果导体的形状是开口环形感应电压,便会把几厘米长的空气间隙a、b击穿发生 火花放电。如果导体是一个闭合回路,感应电压会造成一个电流通过,假如回路 上有接触不良的接点,这些地方就会局部发热。再有,由于雷电冲击波的能量集 中在工频附近几十赫兹到几百赫兹的低端,雷电冲击波能量就容易与工频回路发 生耦合、谐振,于是雷电冲击波从电源线路进入电子设备的机率要比从信号线中 进入的机率要高很多,据统计,约有8%的雷击损坏电子设备的事故是由电源引 入的,因此应特别加强系统中设备电源的防雷措施。

    l 雷击电子设备的途径及损坏机理 雷击过电压损坏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雷电直击,另一种受 感应雷影响所致。据统计电子设备受雷电直击而损坏的机率很小,而绝大多数损 坏为感应雷造成,雷电行波通过传输信息的电路线传至电子设备使其某些电子元 件受损。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重视的是电子设备附近的大地或其他设备的接地 体,因受直击雷引起的电位升高,会使电子设备造成反击,使之对地绝缘击穿。

    根据传统经验电子设备的地线与电源设备的地线分开设置是减少这种雷电侵入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凡联结有输人或输出线路的电子设备应考虑以上三条 侵入途径。不论那种途径侵入的雷击过电压加在电子设备上冲击引起两种过电压, 一种是:使平衡电路某点出现超过允许的对地过电压,称为纵向过电压,地电位 上升引起的反击也属于从地系统侵入的纵向过电压;
    另一种是平衡电路线间或不 平衡电路线对地出现的过电压称为横向过电压。使用对称传输线的设备,横向过 电压是因线路两线间存在不同的纵向过电压;
    或因纵向防护元件放电性能的分散 性(如动作时间有快慢的差别)是造成横向过电压的原因,如果在平衡线路上的两 个纵向防护元件,其中一路故障或失效这就造成了横向过电压的极限情况。对不 平衡电路如对连接同轴电缆的电子设备其纵向过电压即横向过电压。雷电冲击过 电压可导致绝缘击穿,也可产生过电流。进行纵向雷击试验的目的,在于检验设 备在纵向过电压下元器件对地的绝缘。横向雷击试验则是检验两线间出现冲击过 电压时设备耐受冲击的能力。

    在电子设备中,易受雷击过电压损坏的元部件,大多数是靠近设备的 入口端,如纵向过电压会击穿线路和设备间起匹配作用的变压器匝间、层间、或 线对地绝缘等。横向过电压可随信息同时传至设备内部,损坏设备内的阻容元件 及固体元件。设备中元器件受损的程度,取决于元器件绝缘水平,即耐受冲击的 强度,对具有白复能力的绝缘,击穿只是暂时的,一旦过压消失,即可恢复。有 些非自复性的绝缘介质,冲击时只有小电流流过,一次冲击不会立即中断设备, 但经过多次冲击,随着多次冲击的累积可能会使元件逐渐受损最终导致毁坏,这 就是为什么在试验时要试验冲击次数,极性和间隔的原因所在。

    电子元件受雷击损坏的情况,概括起来不外下列三种:(1)受过电压 损坏的,如电容器、变压器及电子元件的反向耐压。(2)受过电压冲击能量损坏 的,如二极管PN结正向损坏,冲击危险程度在于流过元器件的过电流大小和持 续时间,即能量大小。(3)易受冲击功率损坏的,对元件的危害决定于冲击电压 峰值和由此而产生的过电流。

    2 雷电波形 有关雷电冲击波的描述是用波形参数说明,它有峰值波前时间和下降 半峰值时间。如图2所示。观测的数据和波形均具有统计特.硅,服从某种分布 规律,从而统计出雷电流幅值,波头、波尾、陡度、能量等概率分布。多年来, 国内外在对线路结构上或进人电子设备的雷电冲击波形进行了很多观测工作,获 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一些国家通过现场观测发表了很多测试结果。因观测的地理环境和条 件的不同。即使在同样条件下,观测得到的数据也不尽相同。早先,有些国家观 测得到的几百个波形中,对主放电波形的叙述,当不区另别第一次放电或随后各 次闪电时,一般认为雷电流在1—4微秒上升到幅值,然后在40一50微秒内下降到 幅值的一半。这就是所谓传统的雷电流波形。正极性闪电的电流波形一般较负极 性闪电的波形平坦一些,持续时间较长,上升到幅值的时间约数十微秒,下降到 半值时间约为数百微秒。

    图2雷击参数定义 在对雷电的研究中,需要在千千万万的实波形中找出典型波形并转化 为用数学式表示曲线。比较流行的代表曲线有两种:
    1.波头部分用两个指数曲线之差表示,其公式为:
    用这公式表示的波形如图3a,当i=0时,电流上升速度di/dt最大;
    而 当电流逐渐增大时,di/dt逐渐减小;
    到了i=Im时,di/dt变为零。

    2.波头部分用余弦曲线表示其公式为:
    用这公式表示的波形如图3b,当i=0时,di/dt=0;
    随着电流上升,di/dt 也上升;
    当I=Im/2时,di/dt到达最大值;
    然后di/dt减小;
    当i=Im时,di/dt降为零。

    一般习惯于用两个指数曲线之差的形式来表示雷电流波形,并且认为 这种表示方式和大多数实际测得的波形比较相似。但是经过近年的观测得到大多 数的第一次主放电电流波形在其上升到幅值之前时比较缓慢,然后再转入陡的部 分,其波头接近于用余弦来表示的波形。用余弦曲线表示时,因为雷电流最大陡 度出现在Im/2处,以此进行雷击的电位计算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结果而偏于可靠。

    但是,余弦曲线计算较为繁琐,因而往往简化为直线,也就是用斜角波来表示, 通过最大陡度和平均陡度的转化,可以使采用斜角波的计算结果和采用余弦波的 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对于雷电流波形的各个量的标志方法各国也不是统一的。典型的雷电 流波形是以IEC规定的如图4所示,在幅值Im 以前叫波头部分,幅值Im以后叫波 尾部分。早先规定由O点到幅值的时间叫波头长度,由0点到波尾半幅值的时间 叫全部波长。但是在实际测量中发现,0点及幅值这两点的时间很难精确测定的。

    为了避免测量中出现的含混,IEC建议测量脉冲电流的实测值按下列方法定义:实效波头时间T1:脉冲电流的实效波头时间,是指脉冲电流在10%幅值及90~/ 6幅值两个瞬间之间的间隔时间再乘以1.25倍(两个瞬间点A和B见图4(a)。实效 半幅值时间T2:脉冲电流的实效半幅值时间T2,是指实效原点O-与波形下降到 半幅值的瞬间之间的间隔时间。

    测量脉冲电压的方法与脉冲电流相似,所不同的只是选择参考点A的 方法不一样。脉冲电压的实效波头时间T1是指从脉冲电压在30~/6幅值及90~/ 6幅值两瞬间之间的间隔时间乘以1.67倍。实效原点O。是指A点之前0.3T1的一 点,如图4b。一般以分式符号表示波头时间及半值时间(又称波尾),例如1.5/ 40便是指波头时间为1.5微秒,半值时间为40微秒的波形。通常将雷电流由零增 长到幅值这一部分称为波头,只有几个微秒;
    电流值下降的部分称为波尾,长达 数十微秒到几百微秒。

    在1995年的EIC61312—1中的典型10/350us和8720us雷电流波形。10 /35us波是直接雷的电流波形,其能量远大于8/20us波,用这种波型来确定接 闪器的大小尺寸。8/20us波是感应雷和传导雷电的电流波形,用这种波形来检 验防雷器件耐雷击能力的一种通用标准。它代表雷电电流经过分流、衰减的电流 波,又是线路静电感应电压波和防雷导体通过雷电流时对其附近电气导线的电磁 感应过电压波。例如防雷的引下线,建筑物LPZI区及其内部计算雷电流的波。

    由于雷电参数值随地理环境不同,传输线的结构不同,关于国际标准 所规定的波形只是推荐,容许各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加以引用或制订。由于我国 尚无这方面的资料,故直接引用了IEC和ITU的推荐波形。对于架空明线的波形 采用了我国邮电部门的观测资料制订。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规定了防雷保护区的概念,便于设 计者利用系统的层次分析各防雷保护区界面处的金属导体等电位联接和装设过 电压保护器去分流和限压的措施,使侵入波干扰信号不断减少。这同我们过去的 多道防雷的保护是一致的,在不同防雷保护区的界面上有不同层次的结合,就是 要求注意各个介面处内外系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即要根据流过电压保护器 的电流波形,残压特性和大小,过电压保护器的伏秒特性以及雷电流通过后产生 的工频续流大小等选择过电压保护器才是合理的。

    3 防雷元件性能 防雷元件的冲击特性与试验方法的关系甚为密切,它是规定防雷元件技术参数标准的基础之一。但试验方法又与雷电波形有联系。因为电子设备大都 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不同频率范围的通路,对冲击波有着不同的响应。因 此,对雷电冲击波形进行频谱分析,无论对电子设备的防雷设计和试验都是有意 义的。

    防雷元件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可分间隙式的(如放电间隙、阀型避雷 器、放电管等)和非间隙式的(如压繁电阻、齐纳二极管),再推广一下像扼流线圈、 电阻、电容……也可归人这一类,从动作时间来说有快慢的区别。

    使用在电涌保护器(sPD)中几类元件的有关参数,虽然有厂家产品说 明,但在选用时有的参数还须注意了解。例如放电管的伏秒特性:表征放电管点 火电压与时间的关系。它反映了各种不同上升速度的电压波作用在放电管上其点 火电压和延迟时间的关系。由伏秒特性曲线可以判断放电管的防护能力。放电管 属间隙式,有空气间隙、气体放电管等。再如氧化锌压敏电阻,是一种对电压敏 感的元件,是一种陶瓷非线性电阻器,有氧化锌、氧化硅。这种元件,其电压非 线性系数高、容量大、残压低、漏电流小、无续流、伏安特性对称、电压范围宽、 响应速度快、电压温度系数小等特点。并且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 广泛应用的过电压保护器件。适用于交流电压浪涌吸收和各种线圈,接点间过电 压的吸收和灭弧,在电子器件过电压保护中广为应用。在选用时关注的是通流容 量;
    按规定的电流波形,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施加的冲击电流值,压敏电阻所能 承受冲击电流的能力。我国对压敏电阻的考核一般以8/20us波形,在室温条件 下,间隔5分钟单方向冲击两次后,5分钟内测试压敏电阻的起始动作电压Vlma 值的变化率在百分之十以内时,冲击电流的最大幅值定为通流容量。压敏电阻的 残压(LJres):压敏电阻通过电流时,在其两端的电压降谓之残压。通常均以规定 的波形,通过不同的电流幅值进行残压测试。目前采用8/20us电流波形,以100A、 1000A、3000A、5000A及该元件的满通容量进行残压 以上各类间隙式,非间隙式和抑制式器件都是通过浪涌电压产生非线 性元件瞬时短路的方式实现防雷保护。

    4 对电子系统及电子设备的防雷看法 由于电子信息设备是集电脑技术与集成微电子技术的产品,它的信号 电压只有5~10伏,这种产品的电磁兼容能力较差,很容易感受脉冲过电压的袭击, 它受雷击的概率又比较高,受雷电损坏的可能性就大。但是,电子信息系统是由 信号采集、传输、存储、检索等多环节组成。鉴于系统环节多、接口多、线路长等原因,给雷电的耦合提供了条件。系统的电源进线接口,信号输入输出接口, 接口的线路较长等是感应脉冲过电压容易侵人的原因,也是过电压波侵入的主要 通道。

    基于以上原因。电子系统及电子设备的防雷保护重点是感应雷。防雷 的方法和措施,是按照现行的防雷规范规定的各个防雷分区的交界处安装SPD设 备。将整个系统的雷电防护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考虑,全方位保护,力求 将雷击灾害降低到最低。为此,规范里阐述了三级网络防雷概念。在线路上三级 网络防护是逐步减少瞬态浪涌电流幅值的。最后一级将浪涌过电压限制在设备能 安全承受的范围内。一般元件可承受两倍其额定电压以上之瞬间电压,约700V 左右的峰值过电压。700V的耐压值在欧洲防雷方面被广泛引用。当然,浪涌电 压被限制得越低,则设备越安全。因此,我们在工程设计时分别将第一级SPD尽 量靠近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第二、三级SPD尽量靠近被保护设备。第一级过电 压限制在1.5-1.8kV,第二级将残压限制在0.9~1.2kV,第三级将残压限制 在0.4~0.TkV。通过这三级限压和对浪涌电流的泄放,最后加载到设备上的过 电压通常都不会对设备和系统产生影响。现在防雷防电磁脉冲的保护器件还比较 贵,技术性能都有差别,有些防雷产品通过保险只是为了促销,设计者不能盲目 地认为是可靠的产品,而应按防雷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对电子设备防雷击有关问题的看法_如何防雷击》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