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证券投资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 期货市场论文
  • 债务市场论文
  • 银行管理论文
  • 公司研究论文
  • 保险学论文证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证券金融 > 公司研究论文 > 【物权理论质疑论文】 物权... 正文 2019-12-22 07:26:34

    【物权理论质疑论文】 物权的行为理论

    相关热词搜索:

    物权理论质疑论文

    物权理论质疑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从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入手,剖析了物权行为理论在 理论上的错误,并进一步论证了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已无存在 的必要。

    关键词: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无因性;善意取得;公示公信 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951(2000)-0107-05 一、物权行为理论及其原则 物权行为的概念公认为德国历史法学派代表人物萨维尼最早提出,他在柏 林大学讲学时提出,以履行买卖契约或其他转移所有权为目的而践行的交付,并不 是一种单纯的事实行为,而构成了一个特别的以转移所有权为目的的“物的契约”。

    萨维尼为了将交付从债权行为中抽离出来,特别赋予其以独立的意思表示(即以物 权变动为直接内容的“物的合意”),这就成为物权行为概念和理论的演绎基础。从 法律技术上看,创制物权行为概念的实际目的在于使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相分离, 尤其是在法律效力上相分离,因此便发展出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理论,这些 理论与公示公信制度一道构成了物权行为理论的三大原则: 1.分离原则。根据萨维尼的主张,债权行为的效力在于使当事人承担债法上 的权利和义务,并不能发生物权的变动,而要发生物权变动,必须另有一个以直接 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即物权行为。因此,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各有其 独立的意思表示和成立方式,它们是两个分离的、不同的法律行为。

    2.形式主义原则。因为物权具有排他性,若无可以使公众知悉物权变动的外 部征象,易造成对第三人的损害,并损及交易安全,因此必须在立法上确定以登记 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以交付作为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由此又 发展出公信原则:“凡信赖物权变动的外部征象,认为有其物权存在而有所作为者, 即使该征象与真实权利存在不符,法律对于信赖该征象的人亦加以保护”。(李湘 如编著:《物权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3.无因性原则。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指债权行为(原因行为)的无效或撤销 不能导致物权行为(结果行为)的当然无效,所有权的受让人仍保留标的物的所有 权,而出让人则丧失所有权返还请求权,只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二、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界定 自物权行为理论被1896年德国民法典采纳以来,迄今已历时百余年,但是该 理论在各国法学界所引起的激烈批判和争议至今仍然尚未止息。这些争论大都局 限于对其现实功效的评判,而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为 自己设定了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物权行为是一种法律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笔 者认为,对此不宜妄下结论,惟有深入探讨法律行为的若干重要问题之后,才能对 此作出回答。

    法律行为概念的创设曾被视为德国民法学最辉煌的成就,但同时它又是一 个极端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从法制史上看,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行为概念便是 在有约束力的意思表示无须靠即时交付来保障,并在时空上与后者相分离时才得 以真正形成的。从德国民法学者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 一点。19世纪的多数德国学者认为,法律行为就是意思表示行为。尽管后来的德 国学者原则上承认,意思表示仅仅是法律行为中某种更为基本的要素,具体的法律 行为还可能包括其他事实要素,但是在理论上学者们从不否认:法律行为之本质乃 意思表示。即使是现代德国民法学者,他们对于法律行为概念的表述也仅有用语 上的改变而无实质性的变化,其目的仅在于强调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间具有包容 关系。德国学者拉伦兹(Larenz)就认为,“法律行为是一项或几项行为,它们中至少 有一项是旨在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意愿表示”。尽管法律行为与意思表示不再 同义使用,但是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意思表示这一点却是无可否认的。也正是这一 点决定了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根本分野。行为是指有意识的活动,任何行为都 具有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素。法律行为的核心在于主观原因,客观行为的 核心要素却在于客观活动,这一实质性区别决定了两者在特征上的一系列的差异: 第一,两者发生法律效果的方式不同。法律行为依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发 生法律效果,这一法律效果源自法律行为对行为人意思自治的容认,即法律对法律 行为产生的意思后果只能给予合法性评价,而非在内容上的事先假设和规定。与 此相反,事实行为仅仅取决于法律规定,当事人实施行为并不具有追求某种法律效 果的意图。或者说,这种意图的有无并不影响法律效果的发生,而只要符合一定的 规定便能产生法律效果。

    第二,法律行为只能产生法律效果,事实行为却能同时产生法律效果和事实 效果。如,签订买卖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它的法律后果是出卖人承担交付标的物 义务而买受人承担支付价款的义务,但是事实效果――买受人成为标的物的所有 人,出卖人成为价款的所有人――却并不随之发生。而拾得遗失物作为一种事实行为,其法律效果和事实效果是同时发生的,拾得人依法律规定取得该物的所有权 是法律效果,拾得人对拾得物的实际占有则是事实效果。由此可见,法律行为的效 力实际上来自法律的拟制,而事实行为的法律效果则以其事实效果为基础。

    第三,法律行为是从事实行为中分离出来的,它离开事实行为则无独立的意 义。从前述的法律行为概念产生的历程可以得知,法律行为产生的基础是设定权 利义务的意思表示行为与履行义务的行为相分离,但分离只是针对“分步进行”而 言,法律行为并不能离开事实行为而单独起作用,因为法律行为不发生事实效果, 它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只能通过事实行为才能得到切实的履行。因此不需要履行的 行为不可能是法律行为。

    第四,从事实构成来看,事实行为必须具有法定的构成要件,如此才能体现 其客观性和法定性的特征。各国民法对事实行为一般作出详尽而直接的规定,内 容涉及行为的主客观构成要件、持续状态及其产生的后果。事实行为的各构成要 件有机联系,不相独立,惟有符合全部法律规定的行为才构成这一类的事实行为。

    而法律行为实质在于意思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说不存在事实构成问题,因为法律不 可能对其意思表示作出具体的规定,而只能抽象概括其意思表示的合法范围。

    第五,法律行为的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在内容上并不一致,再以买卖合同为 例,合同当事人的主观意思是互易货物和价款,在客观活动上却表现为谈判和签订 文书;事实行为的主观意思与客观活动在内容上则是概括一致的,一致才能构成相 应的行为。在即时交易这种事实行为中,当事人的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都是指向 交付货物和价款,不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

    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出,事实行为的核心在于客观活动,其主观意思并无决定 意义,仅仅影响事实行为的法律意义;与此相反,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因 素和核心要件,其客观活动的意义主要在于承载或传达其主观意思,并使法律行为 成为一种独立的行为,因为任何行为都必须具备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件。

    相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行为而言,单纯以在当事人之间设定权利义务为目的的法 律行为更接近于一种思想行为。因此它在本质上是法律虚拟的行为。

    法律行为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一种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作为行为的法 律,它对当事人而言就是活的法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法律行为的价 值;第一,法律行为具有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权利义务的功能,因而是法律实施的重 要手段。由于实体法不可能穷尽现实所有的情况,而且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 法律为弥补这种缺陷,只好通过在法定的范围内赋予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以法律效力而成为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实质调整手段。这样法律行为就将抽象的、客观 的权利义务落实为具体的、主观的、可实现的权利义务,从而弥补了实体法体系 不确定性的缺陷。第二,法律行为是法律形成的一个必经阶段。考察法律规范产 生的一般历程可发现,人们在从事个别行为的过程中逐渐抽象出为众人所认可的 通用规则,并赋予其一定的强制力――这便是法律。其中法律行为对于形成法律 的作用不容忽视。在民商法领域,人们正是从签订合同等法律行为中抽象出广泛 适用的普遍性规范,而这些法律规范又构成一系列民商法律的基础。在行政法领 域这一点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通常总是先有具体的行政行为存在,再在客观化普遍 化之后上升为行政立法,最终形成法律。此外,尽管我国不承认判例法,但谁也不能 否认,判决这种法律行为能为修改和制定法律积累经验。因为判决能检验法律在 现实适用中的漏洞和不足,具有典型意义的判决更能直接为未来法律的修订提供 指导作用。简而言之,法律行为的价值在于能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关 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潜在的、新的法律。

    以上论证有助于理解物权行为的性质归属问题。在笔者看来,物权行为在 概念、效力、特征和价值等诸方面均与法律行为不符,绝无理由将物权行为归入 法律行为的范畴。首先,物权行为不同于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件的法律行为。任 何一种行为都必然具备主观意思和客观活动两个要素,因此本文并不否认物权行 为中存在意思表示。但如果把物权行为定义为转移物权的合意,那么它只是某种 行为的构成要素,尚不能构成独立的行为;既非行为,也就谈不上是什么“法律行 为”了。如果将物权行为定义为物权合意和交付或登记相结合的行为,那么我们可 以看到这更符合事实行为而非法律行为的特征。因为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是法 定的,当事人不能以意思自治为由推翻法律规定,该意思表示的作用在于限定交付 或登记的意义,因而仅被当作整个行为的构成要件之一,同时物权行为中意思表示 的内容还受到债权行为中意思表示的严格限定,它不能自主设定超出债权合意范 围之外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物权行为中的意思表示因素完全不具备法律行为中 意思表示因素的地位和作用,将两者混为一谈将损害法律行为概念的准确性。

    其次,物权行为的法律效力源自法律规定,这与法律行为的本质是根本相悖 的。法律行为调整方式本来就是作为法定主义方式的对立面而存在的。众所周知 的物权法基本原则之一就是物权法定原则,即物权只能依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 类型设定或转移。对此即使是支持物权行为理论的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依此原则, 民事权利主体达成设立或转移一项物权的协议时,不可以依照法律行为自由的原 则,――实质上即缔约自由原则,按自己的意思选定的形式和内容设定或转移权利, 而只能按法定的形式设定或转移权利”。1这充分说明了,如果将物权行为归入法律行为之一类,必将导致物权法定原则与法律行为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因为物权 法定原则的本义就是要排除当事人通过意思自治更改物权法律关系的效力,这是 物权行为理论的支持者也无法否认的。

    最后,从价值上看,物权行为并不具备在当事人之间设立权利义务关系的功 能。因为根据物权法定原则,法律对物权变动的权利义务应作出明确而直接的规 定,绝不存在引进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予以调整的余地。

    由此可见,物权变动行为实为一种事实行为,若要将其定义为法律行为则必 然要片面夸大、扭曲物权变动中意思表示的效力,并引起物权法定原则与法律行 为制度根本性的冲突。物权变动行为也不具备在当事人之间创设权利义务关系的 效力,就其本质而言不符合法律行为的核心精神。从理论上说,创设物权行为这么 一个与“法律行为”有种属关系的概念,只能导致法律行为概念本身的混乱,并在法 律行为规则(如意思表示推定规则)的适用上引起一系列的矛盾。因此,物权行为概 念虽然眩惑了不少聪明人的眼睛,但却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三、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 仅仅证明物权行为概念在理论上的谬误尚不足以全盘否定物权行为理论, 因为相当一部分学者推崇物权行为理论的原因不在于物权行为概念在法理上的 价值,而在于物权行为无因性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机能。可以说,物权行为理论的实 践意义即在于其无因性原则,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期在实践的 层面上了解物权行为是否有存在的价值。

    就事实而言,任何有意义的法律行为都必然存在原因,而法律确认其有因或 无因则体现了立法政策对该行为效力独立性的不同立场。因此“物权行为有因或 无因,不仅是逻辑的关系,而且是一项由价值判断及利益衡量来决定的立法政策问 题”。2德国民法典立法者正是为交易安全之目的,基于政策之考虑,而将原因从物 权行为中抽离,使物权行为无因化。然而立法意图与真正的法律适用毕竟存在着 距离,无因性的应有功能能否顺利在法律实践中实现并不存在显而易见的答案,而 有待于更深层次的探讨。

    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最为人所称道的功能,即是“物权交易的安全保护机 能”,而正是这项机能决定了该理论有根本的存在价值。依据物权变动的无因构成, 物权行为的效力不受原因行为瑕疵的影响,交易得以进行得安全、迅速、无后顾 之忧。但在善意取得制度出现并获得制定法之确立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交易保护功能便绝大部分为此制度所吸收。只是因“重大过失”而发现第一受让人取得原 因有瑕疵而取得动产的人(第二受让人)可基于无因构成而获得保护;同时从对第 一受让人的调查范围减少、交易容易化上考虑,善意取得制度不可弥补无因性构 成的功能,因为善意取得之成立,以对前述取得原因之调查为必要。1赞成无因性的 学者因此认为,第二受让人尽管有重大过失,但在无因性原则的保护下仍能取得动 产所有权,且不负任何债法上的责任,这一点确实保护了交易完全。但是德国学者 Heck对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交易之际应避免这样的重大过失,这正好是交易法原则 的应有之义和基本要求,违反这种原则的基本要求来谈谋求动产交易的安全已完 全没有必要。2而在公示公信原则获得普遍承认和确立的今天,物权交易的简单、 快捷和安全的理想可籍此而轻易达到。即使确实存在非依无因性不能保护的领域, 只要仔细考虑便可发现,这是无因性保护的不当扩大。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二受让 人基于恶意(针对不动产而言)或基于重大过失(针对动产)不能受公信原则保护的 场合。首先考察不动产场合,由于恶意第二受让人的行为在多数场合均构成侵权 行为,因此其负有损害赔偿义务,根据德国民法典应返还标的物,这样无因性的不 当扩大因受到相关法律的限制而仍不能保护第二受让人。3至于动产场合,前文已 论及此种情况的悖理之处,在此不再重复。物权行为无因性的最后一项功能是减 轻举证责任。

    从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进入德国民法典的历史背景来考察,该理论是肩负 摒弃不动产之实质审查主义的历史使命才于法律制度上确立来的。因为无因性理 论使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在效力上相分离,于是不动产登记的审查范围就可仅限 于物权变动本身,登记程序得以客观化和简便化,登记官员对私法交易的过分介入 也被排除了。由此可见,在德国民法史上,物权行为无因性正是为了用来排除登记 实质审查主义所带来的严重弊病才获得制定法之确立。4实际上,物权变动之客观 化、明确化及随之而来的举证责任之减轻,严格而言系来自物权变动之公示方式 ――登记或交付所具有的功能,而不是来源于物权变动的无因构成。而物权行为 无因性为登记实质主义奠定理论基础之后,已经可以功成身退,公示公信制度完全 可以独立发挥减轻举证责任的作用。

    经由以上考察可以发现,物权行为无因性的诸多“应有功能”与其“实有功 能”之间产生了极大的分离,其“应有功能”绝大部分已被善意取得制度和公示公信 制度所抽空,而残余部分也超出了交易安全保护的合理范围,甚至有鼓励不诚实交 易的倾向,因此有违民法的根本宗旨。鉴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严重缺点,德国司法 判例及学说理论不得不限制其适用范围,从而引发了“无因性的相对化”之趋势。

    依笔者观之,“无因性的相对化”实与取消无因性无异。例如“共同瑕疵说”提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得因共同的瑕疵而致无效或撤销;“条件关联说”则主张当事人得 以其意思表示物权行为之效力系于债权契约之存在,如果原因行为非合法有效,则 物权行为不能成立。这两种学说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将物权行为的效力系于 原因行为,在原因行为无效或被撤销时,物权行为也随之无效或被撤销。因此无因 性的相对化实际上反映了取消无因性的趋势,这也是由无因性本身的致命缺陷所 决定的。

    由此可见,整个物权行为理论已基本上没有存在的价值。无论该理论内部 的构架是如何精致和完美,也不能挽救其被否定的命运。

    责任编辑:闻刚 陈华彬:《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载于《民商法论丛》第6卷,第123 页。同上第143页。[日]我妻荣:《Heck无因的物权行为理论(评介)》,转引自陈华 彬:《论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第142页-143页。[日]广濑稔:《无因性理论的 考察》,载于《京都大学法学论丛》第72卷,第75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物权理论质疑论文】 物权的行为理论》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