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
  • 融资决策
  • 财务分析
  • 投资决策
  • 财务控制
  • 其他相关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财务管理 > 融资决策 > 中国传统四大舞蹈 浅谈中国... 正文 2019-08-29 15:01:45

    中国传统四大舞蹈 浅谈中国传统舞蹈巫舞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前 言

    人类可以用舞蹈战胜猛兽,这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的强者。但是,当人们遇到不可抗拒自然现象,或者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时候,人类还是显得软弱无力。在科学还很落后的人类发展初期,人类除了有舞蹈---这个具有神奇力量的技能外,没有其他更好的东西可以保护自己,于是,在大旱,洪涝,瘟疫等等天灾来到的时候,人们就推选出舞蹈最好的人,以舞祭祀天地,也就是用舞蹈来和天上的、地上的各种无形的神灵对话,祈福消灾,久而久之,经常和神灵通话的人,便成了巫师,巫舞也应运而生。

                

                巫文化概述

    巫舞,是巫觋祭祀活动中的舞蹈。原始社会早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对宇宙间物质运动的规律、自然现象等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冥冥中好像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支配世界,于是,神鬼的概念产生了。巫觋则是被认为能与神鬼交往、代表它们说话、执行它们意志的人。

    第一节 巫舞的产生及发展

      《说文解字》中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这就是说,巫是以舞来交通人神关系的。现代流行于蒙—古斯通语族系的世界各地少数民族中的萨满教,其中的巫师称为萨满。其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为人治病与卜吉凶等。《书经·伊训》中也有“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的记叙。古籍《周官.司巫》中也记载:“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这些记载,不但记录了巫舞的存在,而且说明了人类发展的初期和早期,很长的历史阶段中都盛行巫舞。

       第二节 巫舞的民间传说

      民间的巫术祭祀活动普遍采取歌舞音乐的形式,因此产生和传承许多歌谣和神话传说。

      巫舞在上古社会多与求雨有关,凡求雨必呼巫来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多有记载。专门有一种求雨的舞叫“舞雩”,在《周礼.春官》的注疏中载:“若国大旱率巫而舞雩。”这种舞也要手执牛尾。求雨以后,如果天不降雨,就要把巫放在火里烧,甲骨文有“烄”字,就是指焚巫。这种祷雨祭,在春秋战国时代还有遗留。

      传说始于伊耆氏时代的蜡祭,是一种在年终举行的祈祝丰收、酬谢神祇的祭典。蜡祭的神有8位,有神农氏、后稷、农夫神、井神、猫虎神、堤神、河道神、百谷神等与农事相关的神灵。蜡祭时,巫穿着黄衣黄冠唱祭歌,跳祭舞。举行蜡祭的这一天,成为农民休息娱乐的日子。在楚国祭神歌舞《九歌》中,神的形象是由巫觋扮演的,巫觋穿着彩衣翩翩起舞。祭坛上布置着琼花芳草、桂酒椒浆,主祭者身佩美玉,手持长剑,乐队五音合奏,拊鼓安歌。

      汉代初年巫风仍然很盛,汉高祖常以巫祭祠天地山川。汉高祖曾令天下立灵星祠,祭祀灵星成为全国性祭祀活动。灵星是天田星,主谷。祭祀时跳灵星舞。舞者为童男16人,舞蹈动作是教民种田的劳动过程:除草、耕种、耘田、驱雀、舂簸等。汉代春旱求雨,祭共工,小儿舞8丈青龙。夏旱求雨,祭蚩尤,壮者舞7丈赤龙。秋旱求雨,祭少昊,鳏者舞9丈白龙。冬旱求雪,祭玄冥神,舞6丈黑龙。天涝淫雨不止,伐鼓而攻之以止雨。

      《晋书》记载,晋时有人看到越地两个女巫(章丹、陈珠)的法事活动,不仅两人都有美色,服饰艳丽,而且舞步轻盈,模仿灵鬼的音容笑貌,舞袖翩翻,技巧很高。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也工于巫舞,常在宫中聚集众女巫击鼓歌舞,名为祀神,事实上已是娱人的工具了。

       第二章 巫舞的特征

      在巫舞中所用的道具、法器、音乐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对整个巫舞的表演进程,以及驱鬼酬神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面具的运用,没有戴面具就意味着不能与神灵对话,那么人们的精神寄托将不复存在。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巫舞的艺术特色

    巫舞从业者,又称之为端公,一般为农村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个体劳动者或农民。跳端公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不为死人做法事,专为活着的人们祈福、驱邪、酬神。旧时的巫舞主要是民间祭祀活动,如初一祭祖,初三贴鸡画,望日祭门神送穷,五月五为天中节,又称之为地腊,祭祀活动最多,同时也是端公最忙的时候,《夔州府志》记:“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虎头假金刚为士以逐疫。”可见其民间祭祀活动之繁多、端公之繁忙。

    巫舞的道具

    法器主要有:面具、衣箱、神案、锣鼓乐器、牛角、席子、七星竹根等,其驱邪、驱鬼、驱瘟、招魂、退杀等面具和傩戏非常接近;各种祭祀活动中,还必备各种条幅、帐幔。其中面具在巫舞里是十分重要的道具。对于跳巫舞来说,戴上面具便隔绝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与交流,便失去了自我,精神和意识被面具所具有的强大的魔力所威慑,从而进入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使萨满自感已与超自然力建立了联系,甚至融为一体。而对参祭者来说,萨满戴上面具使他们看到的不再是萨满本人的面目,而是具有特定神格的神面,从而确信萨满已进入了神灵世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具为表演者和观看者双方营造了共同的精神心理意境。

    三、巫舞的舞蹈动作

    巫舞的舞蹈动作原始古朴,每个舞蹈剧目的舞蹈动作都大同小异,一个动作可以任意使用;主要舞蹈动作有:作揖、跪拜、忏四门、砍四门、打四门等;基本动作步伐主要有:禹步、罡步、便步、独脚跳、转、旋、跳、筋斗、及各种舞枪、舞排带、舞旗、舞席、舞板凳等;其风格特征为稳(要求稳捷不飘、刚劲有力),沉(感情深沉淳朴、动作粗犷大方),直(身体挺拔,富有阳刚之美),圆(其动作步伐要以太极图“∞”字符为轨迹)。

    巫舞的音乐

      巫舞舞蹈音乐由打击乐和唱腔两部分组成,独唱、独舞、唱舞结合,配以打击乐伴奏。其伴奏乐器主要为锣、鼓、马锣、钵、铙、川大鼓等;其音乐在开县称之为“端公锣鼓”和“神歌”,某些地方也称之为“神腔锣鼓”和“神腔”,比较原始、古朴、简单,音调的高低没有严格的规范,全凭端公做法事时的自我决定。舞曲高亢激烈,行腔怪异。旋律进行奇幻突谲,节奏紧迫,令人紧张、恐惧。唱词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宣扬封建迷信,荒诞怪异的词语,但也不乏宣扬伦理道德,劝人向善的唱段。

    五、巫舞的端公手决

    端公手决,保留了远古时代的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特点,多为直接模拟飞禽走兽、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体器官等象形手势;据有关专家说这些手决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对男女生殖崇拜的产物,大都充满着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痕迹。它不同于佛教手印,是巴人土生土长的手势。

             

              第二节 巫舞的分类(以羌族为例)

      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他们在祭祀时以舞蹈娱神。在各种类型的祭祀舞蹈中又都以巫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统归为巫舞。

      巫舞约有以下几种形式:

      1、跳皮鼓或称羊皮鼓。是羌族巫的主要舞蹈形式,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传。羌族人每遇病、丧之事,都要请巫师跳皮鼓。巫师一般为2人,1人举短戈在前,1人左手持单面鼓,右手持弯把鼓锤敲击,并摇晃鼓内的小铁环哗哗作响,开始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紧张气氛中边击鼓边跳,走步时脚不停的颤动,带有神秘感。主要步法有:甩鼓步,两脚八字分开,鼓先落在两胯之间,然后向上甩,同时击鼓。两边踮跳步,前脚向前跳,后脚以脚尖点地跟出,左右交换击鼓。还有开胯下蹲跳步、松膝绕步等。也有原地打“旋子”的技巧动作,其动作节奏明快,激烈而敏捷。一般在老年人死后,跳皮鼓要进行3天3夜,死者的亲朋故友都要参加跳皮鼓,人数不限,跟在巫师身后,从右到左,或由左到右地跳动。先成曲线队形,然后成圆圈。跳皮鼓以表演者手中所持羊皮鼓、串铃等为伴奏。节拍多以为常见,较少。鼓点种类繁多,相传过去跳皮鼓的鼓点曾有108种之多。

      2、猫舞。是属于农节期间的祭祀舞蹈这种舞蹈由巫师在祭祀中跳,是源于羌族古老民间舞蹈的一种。舞时双手做猫爪状,有单腿踮跳、双腿蹲跳、开胯甩腰踏步等动作,多模拟猫的动态,以灵活、短线条动作为主,独具特色。

      3、跳叶隆。是由巫师绕着火塘跳的丧事舞蹈。巫师弓身弯腰拍手跳碎步,用脚尖踮地前行,两手前伸,颤抖不停,动作有神秘和恐惧色彩。它的某些舞姿类似猫舞。

      4、跳麻龙。巫师在祈雨时所跳的舞蹈。舞者手持带把的龙头,龙身是用6.7米余长的粗麻绳做成。舞动龙头时,长麻绳盘旋飞舞,啪啪作响。其动作技巧难度大,舞步多采用以蹲跳为主的跳皮鼓的动作。巫师边跳边念祈雨的咒语。

      5、跳盔甲。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过去多用于有战功的民族战士,或有功德的老人的葬礼,故亦称大葬舞。表演时人数不定。舞者身穿生牛皮制的铠甲,头戴野鸡翎和麦杆皮盔,手中各持弩、矛,领舞的巫师要挂上肩铃。舞队形成对垒的两排,跳前高唱象征胜利的战歌,动作以踮跳步、模仿冲杀,弩矛飞舞,伴随着震天吼声,叮铃声,表现羌族人民的威武气概。

      6、羌族祭祀舞。是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舞蹈,来源于古西羌风俗。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以凤领头碎步入场。舞蹈中有传统的套路动作,分“充柱”、“甘柱”、“央柱”3套,以鸟为祭。此种遗风在茂汶县羌族中仍有流传,每年十月初一,青壮年手执羽毛,到山上唱歌跳舞以娱神。

      

    巫舞的发展影响及传承

    一、巫舞的发展及影响

       巫舞,是人类舞蹈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人类的舞蹈是从巫舞开始走向舞蹈艺术的发展之路。他对后世人类舞蹈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就社会活动而言:巫师职业的神圣性,决定了巫舞的神圣性,这使舞蹈的高雅性质得以进一步的强化。舞蹈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舞蹈是上流社会的人必备的一种素质,这是至今,全世界的文明国家都很明确的一个共识。

      就舞蹈的形式而言:巫舞改变了狩猎中动作的不确定性,而形成一些可以相对固定的动作和套路。这对人类舞蹈的研究,发展,和舞蹈文化的传播,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历史过程。

      就舞蹈的技术而言:巫舞突破了狩猎攻防动作的局限性,较全面的挖掘人的形体语言的表达功能,丰富了人类舞蹈语言,为人类舞蹈艺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巫舞在人类舞蹈发展史上,曾经长时期的占据着舞蹈界的统治地位,至今,在一些寺庙舞中还保留着巫舞的形式。

    巫舞的传承

      巫舞是原始图腾舞蹈的遗迹,被称为古文化的“活化石"。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图腾崇拜和整个原始宗教神灵崇拜时期,巫与舞蹈是先民们敬神、通神、娱神的礼品和手段,是人与神相沟通的中间桥梁。要想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巫舞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民间体验生活、调研,保存巫舞本土风格。

    二 、通过比较、鉴别,保存苗族巫舞蹈与傩戏的本土风格。

      将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比较时,人的思维往往是比较活跃的。例如,在《且兰飞云》舞蹈片段《祭刀》和《趟火》的创作中,我将其他民族的相关舞蹈风格与之进行鉴别,这不仅能使我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对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民族舞蹈提高了敏锐的辨别力。进而分析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在头、手、腿、脚、腰等部位上的不同运用,并加以比较,这更加强了我的理解能力,区分舞蹈风格的不同之出,理解其中的个性和共性。

      

    三、注重创作实践,保存巫舞蹈的本土风格。

      在舞蹈创作实践中,要大力宏扬民族舞蹈文化。舞蹈创作实践活动,是演员作为认识主体,能主动地探索和改造客观的主导活动,它高于舞蹈认识活动。舞蹈作品以演员的直观感受和具体实践为主要特征,因此,舞蹈创作实践是对演员进行“保存巫舞蹈的本土风格” 的关键之一,这要求要调动演员自主,主动的二度创作热情。[2]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最新范文
    中国传统四大舞蹈 浅谈中国传统舞蹈巫舞的传承与发展》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