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基本理论论文
  • 成本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秘书文秘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管理学 > 基本理论论文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正文 2019-10-20 07:35: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唯物史观的发展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符合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乃至基础教育的发 展;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遵循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也产生了一些争议和问题:如课程改革中的“形式化”问题、教师培训问题、评价 问题等。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要求,是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影响甚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 下简称“课改”),这是建国以来我国规模最大,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和较大反响。但是,我国学术界以及社会对课改 的看法并不一致。

    教育部先后于2001年12月、2003年3月和2004年12月委托专家组三次对新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实验的追踪调查表明:“教学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1]“教师 的教学观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发生变化”[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正在稳步 推进,多年来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在切实推进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中体现了出 来”[3]。2006年,由国务院牵头组织,中宣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完 成的“素质教育调研报告”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 体,取得了重要进展,已经为学校教育带来了一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变化,促使教 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改变”[4]。

    然而,学术界以及社会对课改仍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一些知名专家(包 括院士)对课改也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例如,在“素质教育调研报告”中还发现:
    “许多中小学生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睡眠少、体育活动少、社会实践少, 因此失去快乐的童年、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多样性发展的可能。”[4]一些中小学教 师也批评课改中出现“家长找老师补课,补旧教材,穿新鞋,走老路”[5];
    有教育 学资深专家指出“这一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开始便出现争议”。[6]甚至一些院 士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尖锐批评。

    当前课改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看待课改中的成绩、争议和问题已经直接 影响课改的发展,甚至影响到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影响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进程。当然,看问题的立足点不同,看问题的视角和采用的方法不同, 得到的评价结论是不同的。我们认为应该而且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用科 学发展观指导并推动课改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意义 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主题,发展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方式的发 展对人类、社会、环境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真正实施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 末的事情。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解 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 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胡锦涛总书记 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中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其后在谈到“科 学发展观”时,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 民。”[7]温家宝总理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8]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 内涵概括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 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 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 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9]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发 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为了国家整体利益,为了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完善 和自我发展。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经济社会工作的一个指导思想,是对人类社 会发展进程的科学认识,当然也同样可以指导并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发展问题。课 程是教育的核心,尤其是基础教育,更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人的发展,所以科学 发展观应当是也必然是指导教育发展、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方针。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基 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就是要看课改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换言之,课改是否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否体现了科学发展 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否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 可持续,是否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 对于我国的课改而言,“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其一,从课改的有 关政策和文件来看,是否反映了发展的精神;
    其二,从课改的实效来看,是否促 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其三,从课改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来看,是否促 进了教材的发展。

    课改制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文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简称《纲要》)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简称《课标》)。

    《纲要》是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是课改的行动指南。《纲要》首次对我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包括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 标准、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等方面,旨在建立具有 中国特色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教 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纲要》体现了我国现代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尤其是国际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进理念。《纲要》在继承我国基础教育优良传 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例如,着眼于学生的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纲要》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构建 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综合实践活动等多样化、有弹性的课程结构;
    《纲要》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 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倡导建立以教师、校长、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 价制度。总之,《纲要》的制定和颁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关于发展的精 神,尤其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义。

    《课标》是《纲要》的具体体现,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 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首先,从传统《大纲》发展到《课标》,体现了全新的课程理念。《大纲》主要强调学生在“双基”方面的具体要求,是教 师教学与评价的依据,这是符合我国当时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
    而《课标》 则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公民素质的发展要求,不仅是对“双基”的要求,也是对学生 学习方法、态度、情感的要求,还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可以说,《课标》 改变了我国几十年来《大纲》以“双基”为主进行教学的传统,从课程理念、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开发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 求,从这一角度来讲,《课标》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继承、发展,甚至是超越。

    课改实践表明,《纲要》和《课标》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 展,实实在在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课改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尤其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巩固和质量的 提高。自课改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又有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全 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普九”验收的县(市、区)总 数达到2541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单位156个)。[10]在课改实施6年后的2007 年,我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2973个(含其他县级行政区划 单位205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6%,“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11]例如,2007 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比2002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初中毛入 学率达到98%,比2002年提高8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6%,比 2002年提高23.2个百分点;
    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4.6%。[12]全 国小学五年巩固率达到99.4%,比2002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初中三年巩固率达 到94.66%,比2002年提高了5.27个百分点。[13]应该说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 的较大发展,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加大了支持力度,加大了投入,加强了措施,但 另一方面课改也从课程教学的层面为此提供了保障、促进了落实。课改调查表明, 课改以来课程教材降低了难度,贴近了学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 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巩 固率,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这正如教育部组织修订各学科《课标》 时所指出的:“经过改革实践的验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了一条符合我国国 情和教育规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改革的方向得到了普遍认可,基础教育新 课程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14] 课改促进了课程教材的发展。一方面,教材的内涵、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立体化、数字化的教材,如课程资源包、电子书包等逐渐走进学校, 走入课堂。教材多样化开始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现代意蕴,体现了目前国际基础教 育课程教材改革的趋势。教材多样化体现了课程教材的弹性和选择性,促进了多 种教材的特色发展。教材多样化适应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课改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要求。

    应该说,21世纪初的课改使我国的教材多样化格局开始呈现。例如,小学一、二 年级使用的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就达15种之多,而小学1-6年级所有学科的备 选教科书达到81套,共计760本(不含教师用书和教辅材料)。[15]而且,根据 《课标》编写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十套,也陆续得到审查通过并进行 实验试用。教材多样化已经成为这次课改的显著成果之一,同时,教材多样化促 进了教材的特色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课改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不仅要以“学生为本”,而且 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本,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教师为本”,就是要发挥教师在课改中重要的主 导作用。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课改改变了传统的课程 教学以“学科本位”的做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改新理念――学生的发展是课 程改革的本质,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目的,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动力,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标志。这一理念在课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 在课程价值上,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课程内容 上,加强与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 选终身必备的“双基”;
    在课程实施上,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 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 合作交流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加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以教师为本”就是指要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作为“教师的因素”的作用 ――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和创造。课改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教师即课程”, [16]教师成为课改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成为推动课改前进的动力之源, 成为决定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表现在:第一,在课改中,教师不再是课程 的“忠实”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即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积极开发、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第二,在课改中,教师还 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 特长,结合校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开发的课程。《纲要》的实施,为教师成 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提供了合法的依据。因此,“校本课程”成为“教师即课 程”的生动写照,成为课改“以教师为本”的真切体现。另外,课改为教师的发展 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课改进行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小学教师培训,900多万中小学教 师中的大多数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尤其是“国家还通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重大举措,使农 村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得到切实提高。[4] 综上所述,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这正如教育部 部长周济所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突出了培养学 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积极变化,共同 学习、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切实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受到学生、社 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同。”[12]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 宿。因此,全面发展是指课程改革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促进学生德、智、体 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协调发展是指课程改革促进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人际 之间、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等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和发展后劲上,课程改革不仅要满足学生现在的学习需要,更要为学生的终身发 展奠定基础。

    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课改明确提出了“为了 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一方面注意面向全体,而 不是面向少数精英;
    另一方面又注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整个 基础教育阶段中,设置综合实践课为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 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 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既为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提供 了机会,又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

    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协调发展。课改注意了区域间的协 调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 地区的协调发展;
    课改注意了校际之间的协调发展:条件好的学校和薄弱学校之 间的协调发展;
    课改注意了人际之间的协调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和学习困难学 生之间的协调发展,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生为本和以师为本之间的协 调发展;
    课改注意了课程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课改注意了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语、数、外、政、地、史、 体、音、美等多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课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可 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在,更要立足于学生的将来,可持 续发展就是要让学生现在掌握好“双基”,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形成正确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例如课改倡导 新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此奠定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又如,课改确立了新的评价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 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这里的学习潜能是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即学生可持 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是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课改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课程改革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的总体要求,是协调好课程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其一,课改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要求来统筹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比如,在课程目标上兼顾“双基”、学习方法和情感 态度价值观三者的要求,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课改实现了“一标多 本”的统筹兼顾。“一标”是一个标准,是统筹所有中小学生学习水平的基本要求, 是基础教育质量的保证;
    “多本”是多种版本教材,兼顾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 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保证我国基础教育的平等与质量兼得。其三, 课改以教师的专业发展统筹兼顾教师职前职后的培养、培训。在教师职前培养上, 教育部正在倡导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如北京师范大学的“4+2”培养模式,忻州师 范学院、西南大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旨在优化教师教育的培养方式,融师 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质量为一体,使新教师能适应课改的 需要;
    在职后教师的培训上,采取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为课改全国性的教师培训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使在职教师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 水平。

    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三、正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争议与问题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的、唯物史观 的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是观察、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 科学理论。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课改,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 既要科学地、客观地肯定课改的成绩和进步,又要科学地、客观地正视课改中出 现的争议和问题。

    一方面,课改涉及范围宽、内容多、因素复杂、实施时间长,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课改涉及学生约1.6亿、教师约900万、中小学校约40万所;
    课改涉 及内容有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

    课改涉及因素有课程理念、课程政策、经费投入、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实验研 究等;
    实施时间虽过七年还任重道远。面对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育人工程,出现 问题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课改就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是传统教育观念与现代教 育观念的碰撞,是现代教育观念向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因此,课改必然会有不 同的意见和争议,加之课改还没有成熟理论引领,又是一项全新的探索,也必然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课改给各地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活力,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也出现 了不少问题,产生了很多不同的看法。面对争议、意见、批评,我们认为应着眼 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前途,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面对争议和问题不回避,应该科学地、理性地分析和思考,不断矫正课 改中出现的偏差,促进课改目标的全面实现。

    (一)对课改的争议和批评 随着课改的推进,有人怀疑:课改是在推进素质教育,还是在搞“轻视知 识”教育?于是,学术界对此次课改是否是“轻视知识”教育进行了讨论,这场讨 论进而发展成为对课改的全面反思。人们围绕着课改的理论基础、基本目标、实 验效果等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地探讨,形成了针锋相对的意见。[17]尤其是2005 年《光明日报》发表《姜伯驹:新课标让数学课失去了什么?》一文,《四川日 报》发表《“思维体操”在走样》一文,二者都批评了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方 向有重大偏差”。至此,这次初中数学课改更加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加大了课 改的争议。

    在这场讨论中,参与者不仅有一线教师还有不少专家学者,甚至一些非常 有影响的院士,这说明课改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领域已有很大的影响。

    课改争论中,既有观念交锋,也有认识分歧,但更多的是反映了人们对课改的关心和忧虑。这场争论反映出课改远没有当初想象的那么完美无缺;
    课改的确存在 不少问题,需要反思、需要谨慎从事。

    纵观国内外的课程改革,没有哪一次是一帆风顺的,课程改革往往是在争 议、批评中发展的。例如美国的“新数运动”“标准运动”等数学课程改革都遭致众 多非议和尖锐的批评。20世纪90年代美国标准运动中的“数学战争”――200余名 数学家和科学家(包括4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2位数学奖菲尔茨奖获得者)联名上 书教育部部长,强烈要求终止改革――至今余波未息。然而,正是这场“数学战 争”,导致了全美数学教师协会《从学前到八年级数学课程焦点:寻求一致性》 (CurriculumFocalPointsforPreKindergartentoGrade8Mathematics:AQuestforCohere nce)的出台,反而推动了美国“标准运动”的发展。在我国,一线教师、专家学 者尤其是院士对课改的批评其实是对课改的关爱和警醒,是苦口良药,可以说这 是一场有价值的争议和批评,正是这些批评构成了课改强有力的“推进器”。争议 和批评促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首先完成了全面修订。同时,以义务教育数学 课程标准修订为契机,教育部又及时组织完成了各学科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二)课改中的“形式化”问题 “形式化”是课改中的一种不良现象,它偏离了课改方向,影响了课改成效, 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人们对课改产生了误解。课改的“形式化”主要有,其一,重 形式不重实质,追求表面上的“形似”,不注重本质上的“神似”。例如,课堂教学 中出现“三维”教学目标虚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贴标签;
    课堂教学有活动却没 有体验,合作有形式却没实质;
    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
    教学评价中出现过 度的赞誉等。[18]其二,借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例如,在课改中, 已被《课标》删减的内容,却又以“补充教材”的面目重现课堂;
    相反,一些有利 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新内容却以“知识含量”不足为由,而被“一笔带过”。

    产生“形式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对课改创新理 念的认识不够或者片面,甚至产生了误解,导致课改中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其二,我国上千年的考试文化和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新的课程教学观并未真 正建立,因此出现新理念和教学实践脱节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其三,课改 的推进速度过快,一些学校和教师,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都没有做好充 分的准备,以致徒于应付,“形式化”也就难以避免了。

    (三)课改中的教师培训问题应该说此次课改是重视教师培训的,但是在培训中仍然出现不少问题。主 要表现在:其一,尽管大多数教师都进行了通识培训,但通识培训联系课程教学 实际不够,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和有关问题讨论不够,加之教师传统观念的转变不 是一蹴而就的事,换言之,通识培训并没有完全使教师树立起新的课程理念。其 二,教师学科培训所用时间远远不够,且学科培训不够深入,浮于表面,对《课 标》、对教材用新理念去研究也远远不够,缺少可操作的学科教育教学的指导。

    其三,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理解还没有完全到位,因此校本教研的作用也没能得 到充分发挥。(四)评价是制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评价一度被异化,考试甚至成为评价的代名词,评价的甄别功能 被过分凸显。

    评价是课改中的难点。一方面,尽管课改提出多元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加强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的过 程与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社会评价相结合…… 这些评价的新理念、新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但由于评价 理念与升学压力之间的矛盾等原因,使得目前课程改革尚未设计出既符合先进的 评价理念,又行之有效、操作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案;
    没有真正解决好考试与评价 之间的关系;
    没有真正解决好“评价(考)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评价(考), 用什么标准评价”的问题,以致评价成为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我 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矛盾很大,因此,要真正减少 评价的甄别功能并非易事。

    综上所述,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符合科 学发展观的,课改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推进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 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客 观地正视课改中不容忽视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是前进中的问 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问题。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有重大意 义的教育行为,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政府行为。我们不仅要用科学发展 观审视课程改革,而且要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课程改革,使课程改革更加健康地、 可持续地发展,以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以促进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战略的顺利实施。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论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