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经济学论文 | 证券金融 | 管理学 | 会计审计 | 法学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教育论文 | 计算机 | 艺术论文 | 哲学论文 | 财务管理 |
写论文网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您的位置:写论文网 > 计算机 > 计算机理论论文 > 传播学教程管理论文_传播学教程 正文 2019-11-15 07:41:37

    传播学教程管理论文_传播学教程

    相关热词搜索:

    传播学教程管理论文

    传播学教程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传播学教程》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之作,它 显示出理论著作独特的丰采和作者分析思辨的深厚功力。本书的逻辑框架结构, 反映了作者试图使传播理论体系化的有益尝试。作者还在书中提供了许多传播理 论研究的新视角。如深入剖析传播学基本概念,阐发因此而起的研究导向;
    如从 宏观着眼,中观剖析,微观入手等。本文还就传播学宏观、中、微观理论研究提 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体系创新 Abstract:ThebooktitledJournalismCommunicationisonecreativeworksincommunicatio ntheorystudyfield.Itslogicalstructurereflectstheauthor""""sinstructiveattempttosystemizet hecommunicationtheory. KeyWords:CommunicationTheoreticalsystemCreation 郭庆光教授新著《传播学教程》已于去年年底面世。读后,深感这是作者 多年来深入、系统地研究传播学基础理论的一本力作,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 有所创新之作。它虽然是一本面向大学生的教材,但仍处处显示理论著作独特的 丰采和作者分析思辨的深厚功力。

    一、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本书的框架与布局,它是经作者精心考虑后所作 的周密安排。全书以横向论述为主,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从而形成了一个较 为严密的逻辑框架结构。

    1.以“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为指导思想重新整合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把不同的传播方式划分为自我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 众传播、网络传播等,在中外很多同类的书中都曾有过,但作者没有简单地重复 这些内容,而是以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为依据,予以重新组合,使之更臻合理。

    书中,作者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动物传播,并把人内传播(即自我传播)与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分别归为一类,深入探讨了这些内容。“两个个体系统相互 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正因为二者之间联系如此紧密,才把它们当成 一类;
    又如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作者认为它们在本质上并无根本的差异,因而 也把两者归为一类。因而,这不是一般的归纳整理,而是使理论研究系统化的一 种体现。2.从探讨传播制度入手,带出对传播过程相关因素的分析 以探讨传播制度牵头,再引出传播媒介、受众与传播效果等的研究,这也 是作者力图使传播理论系统化的表现。并且为了突出备受关注的热点课题,本书 还加入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和“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两章,最后以研究 方法结尾。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传播效果研究”这一章(第11章)。作者在详细 分析戈尔丁等所划分的传播效果类型之后,并没有拘泥于前人见解,而是很有见 地地提出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五个课题,即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 播技巧和传播对象等视角探求它们和传播效果的关系。作者清楚地表明,传播效 果不是孤立的研究客体,而应当从不同的理论视角予以剖析。这些理论视角,实 际上就是传播效果研究的不同方向。

    以上这种对传播理论研究的逻辑归纳,反映了作者试图使传播理论体系化 的有益尝试。这种带有原创性的学术见解,明显不同于一般教材的论述,说明了 作者在着力探求传播效果研究的新架构与新方向。

    在这里,为什么我们要对本书的结构详加分析呢主要是因为传播学具有多 学科集纳而成的边缘学科的特点,它影响(不是妨碍)着自身理论架构的形成。一 方面,它有着很强的开放性,几乎所有社会学科和部分人文学科都可以介入传播 研究,因而传播理论丰富多采,不断翻新,短短半个多世纪就从零散的理论观点 变成一门显学;
    另一方面,传播理论毕竟显得枝多叶蔓,头绪纷繁,怎样才能使 之形成既开放又相对稳定的体系,至今仍无定论。施拉姆有志于此久矣,但这位 受到尊重的集大成者终其一生仍然未能达此目的。可见,传播理论体系化是一个 带根本性的问题。逻辑框架就是传播理论的体系,是研究中“排兵布阵”所必需, 唯纲举才能目张之。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理论架构,不仅令初学者茫茫然毫 无头绪,而且对研究者来说,也难以做到“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所以,我们 要在这里谈到这个问题。当然,我们还不能说郭庆光已经完成了这一目的,但这 种力图使之体系化的努力,至少会给同行们带来不少启迪。

    二、其次,作者还在书中提供了许多传播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作者学有素 养,且负笈东瀛,浸淫日本学术多年,因而在传播理论探讨中会给读者在研读中 带来了新鲜感和满足感。

    日本学者有很好的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的传统,从松本君平到小野秀雄, 都对我国新闻学研究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松本君平于1899年问世的《新闻学》,1903年即被译成中文出版,这也是我国最早推介的外国新闻学专著,它“介 绍了欧美新闻事业及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
    被认为“标志着西方新闻学在中国 的传播,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①。二战以后,日本学者又很快接受了传播理论, 加入了环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首的传播学主流学派――经验学派。日本人研究学 术历来有其传统。他们往往先大量引进,予以“克隆”(翻译)或模仿,然后再逐渐 消化、创新并为我所用。对传播学、大众传播社会学的研究也不例外。郭庆光在 书中对日本学者的创新、拓展之处做了许多详细的介绍与分析。应当看到,这种 介绍与分析,同样是取其精华和结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况且,作者不限于此, 他的视野还偏及欧美的最新研究趋向,并能时时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科研指针。

    大体上说,本书的创新之处主要有:
    1.深入剖析传播学基本概念,阐发因此而起的研究导向 如在第一章中,对“传播”和“传播学”这一对耳熟能详的概念,作者使之联 成一气,展开了学术式的长篇探讨。他没有限于对概念作一般的描述和分类,而 是从分析库利、皮尔士提出的传播概念入手,认为他们开创了界定这一概念的两 个传统(社会学传统和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并根据这两个传统的融合,指出传 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接着,又引向概念对传播概念的影响,并且把 这种论述进一步和传播学概念的阐释结合起来,在肯定“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 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的前提下,详细讨论了社会传播学的系统性、社会信 息系统的特点及其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这种从传播概念到传播学概念、并把 传播学纳入信息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的论述,既一气呵成,挥洒自如,又令人有耳 目一新之感。

    又如在第七章中,对“大众传播”这个比较容易解释的定义,作者在分析前 人的不同理解之后,对大众传播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作了深入的剖析,使有关章 节显得相当丰满。其中,认为“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的新见解,颇 有现实意义。作者论证说,既然大众传播是从事信息大量生产和传播的信息产业, 并且大众传播的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有直接关系,加上它的巨大影 响力,所以,任何国家“都会把它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目前,在我国,人们对 媒介产业化的议题仍有争论,而作者的这一见解虽然没有直接触及这一争议,但 却根据其基本概念提出了中肯的看法。反过来说,既然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 社会传播,我们就应当自觉地研究和探索它的产业化进程。否则,便会无助于我 国已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也无助于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明 天。与此同时,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作者关注到施拉姆提出传播的“经济功能”,认为这种功能不仅仅是提供信息服务,而是作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这一分析,也是和上述见解互相呼应的。

    [page_break] 2.宏观着眼,中观剖析,微观入手 在写得相当精彩的第十章中,作者对大众社会理论的分析,就属于从宏观 角度观察信息接受者这一涉及全局的问题。关于大众社会理论,台湾学者陈世敏 曾经指出,美国传播学者德福勒在《大众传播学诸论》一书中,以心理学的刺激 反应理论来说明大众社会的特质,“自是别具怀抱”。然而,他的论述仅限于对德 福勒观点的介绍,并没有予以展开和延伸②。而郭庆光的研究则进了一步,他上 溯19世纪有关的早期贵族主义观点,中转20世纪30年代后社会学家对法西斯极权 主义的批判,下接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与日本学者的新解,并提出了结论式的意 见。这样步步深入地厘清大众社会理论的演变和实质,努力把问题说得明明白白, 就使读者开阔了视野,看清大众社会理论与传播学的必然联系。

    如果说大众社会理论是一种宏观探讨的话,那么,受众观的阐述就属于一 种中观的剖析。过去一般都仅限于把受众理解为信息接受或传播对象。但问题的 实质应当是研究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在传播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这样, 才能深入了解受众的地位是否举足轻重,受众的角色是否可有可无。对此,作者 先是以社会学观点提出“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接着,从市场学的经济角度 提出“作为‘市场’的受众”;
    然后,又以法学的观点提出“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这种对受众多侧面的分析确有独到之处,因为这已经从概念的微观认知提升到了 中观剖析的高度。

    为了说明受众与大众的区别,作者对“大众”这一概念的详细分析,便属于 微观认知的范围。作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逐一分析了大众既不同于初级群体或 小群体,也不同于群集,又不同于公众,而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

    作者还认为,受众和少数权力精英同处于现代社会之中,“谁掌握了大众,谁就 掌握了一切”。这种条分缕析的细微之处,很能体现出作者的洞察力与治学精神。

    在传播理论研究中,掌握宏观、中观和微观分析很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是社会学的中观理论(MIDDLERANGE,又称“中 程”理论、“中间范围”理论)研究的倡导者。关于中观理论的思想,是默顿和他的 老师帕森斯论战时提出的。当时(20世纪40年代),帕森斯的研究目光对准综合性的一般理论,企图建立一种包罗万象的模式,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和社会行动。

    默顿反对这样做,他认为,在社会学中寻找一般社会行为的规律是徒劳的。社会 学研究应当避免两种极端:无事实的概括和无理论的事实。要努力找出扎根于研 究或观察并切合实际地限定其应用的解释。这种解释,处于对日常事件的观察与 包罗万象的统一理论之间,即中观研究理论。他说:“我们有理由去设想,社会 学将会在这个程度上提升:它主要关注的是,要和中间环节的发展中理论联系在 一起;
    而如果它把注意力集中到泛泛的理论上,那它就将会受挫。我相信,今天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去发展应用的、特殊的理论以限定理论――数据的范围。―― 社会科学家排他地投入于高度抽象化的探索,便会冒上风险。就像现代的舞台布 置一样,在他的心目中,家具将会是缺少的、没有装饰的和不舒适的:所谓一般 理论和特殊理论都需要的说法,是‘正确’而陈腐的③。”他说,“如果特殊的探索 在于找出这些行为方式之间的理论联系,那就可能发展出一种属于中间环节的理 论。这种理论不是强化就是分离经验与假设的一致性④。”默顿以中观理论研究 作为指向,提出了功能分析方法并应用于社会学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离轨行为的 “失范”理论及其考察方法,并且引导美国社会学者把注意力投向家庭社会学、城 市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等一系列富有成果的学术研究。传播学“议题设置功能” 理论的提出者麦康姆斯很赞同默顿的见解,认为传播学除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这 两类理论研究外,同样存在着处于中间范围的中观理论研究。宏观研究着重于建 立总体或最高理论,如桑德拉・鲍尔――洛斯奇提出的媒介关系依赖论;
    微观研 究则注重实证主义方法或以实证为依据的若干变量的集合,如霍夫兰关于态度改 变的研究。而麦康姆斯认为他和唐纳德・肖的议题设置功能理论、还有把关人理 论、新闻社会学、“沉默的螺旋”传播模式等,都属于中观研究的理论成果⑤。笔 者认为,中观理论已应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而麦康姆斯的分析有助于传播学理 论的开拓。无论在传播学研究和教学中,我们不必贪大求全去急于建立宏观理论, 以免劳而无功;
    而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着力于研究和探索传播学的中观理论 和微观理论。再积以时日,聚沙成塔,把各种相关理论整合成一种或几种更完整、 更高层次的宏观理论。

    诚然,笔者以为,《传播学教程》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第一章在阐述“信 息”概念时,未能突出信息足以消除某一事物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内涵。在第三 章中,未能指出传播学划分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是一种简单化的认识。因为“非 语言符号”只是一种模糊的界定,反映了传播学者对非语言符号的忽视,它离符 号学对符号种类的科学划分相去甚远。还有,作者把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两大 类进行解释,确实是简单了一些。因为还有另一类重要的肖像或具像符号(icon) 是不应当省略的。第十二章中,作者把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和知(识)沟理论都归之为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这同该理论之一的提 出者麦康姆斯认为那是中观理论研究的见解并不一致。第十三章讨论国际传播与 全球传播,因内容较新而导致叙多论少;
    其中“文化帝国主义”的课题最具理论色 彩,但又缺乏详细的历史分析。第十四章中提到信息论、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但不知何故略去了系统论对传播学的重要影响。事实上,本书作者研究传播理论 也恰恰受惠于此。

    此外,本书作者对符号的理解恐怕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认为“符号是意 义的携带者,任何一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意义”(第48页),但又认为“所谓意义, ――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第47页);
    “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 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第42 页)。可见书中前后说法并不一致。在这里,作者本意可能是企图用信息去“统一” 符号和意义,但却人为地把符号和意义割裂开来,并把符号仅仅看作是形式,这 就违反了索绪尔提出符号是所指与能指相结合的这一科学论断。实际上,任何意 义都必须存在于符号之中而不可能存在于符号之外。至于信息和符号的区分,这 是不同学科(信息论与符号学)各自表述的基本概念,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信息只 能区别于物质和能量。如果一定要联系起来讨论的话,那就只能说信息论中的信 息可以理解为符号学中的符号。或者说,任何信息都必须使之符号化,才能产生、 编制、提取、传递和接收。

    总之,以上提到本书的一些不足和有特商榷之处,仅是笔者个人的见解, 不一定正确,也原意和作者与同行们共同研讨。而应当重申的是,本书的理论成 就是主要的。郭庆光教授治学严谨,厚积薄发,在传播学领域默默耕耘长达十余 年,终于完成这一佳作。我们热切地期盼他今后能有更多的新作问世。

    注释:
    ①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284页,重庆出版社1994 年版。

    ②陈世敏:《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第53页,台北三民书局1983年版。

    ③罗件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英文版导言第9页,纽约,1968 年版。

    ④同上,第280页。⑤1991年11月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麦康姆斯与笔者的一次学术谈话。

    • 范文大全
    • 教案
    • 优秀作文
    • 教师范文
    • 综合阅读
    • 读后感
    • 说说
    传播学教程管理论文_传播学教程》由(写论文网)整理提供,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Copyright © 2019 写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